[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念珠菌感染和耐藥情況。方法:對臨床標本分離的念珠菌用VITEK32鑒定儀鑒定,對分離株進行抗生素體外敏感性檢測。結果:435株念珠菌以白色念珠菌檢出率居首位。435株念珠菌對4種抗真菌藥物出現不同程度的耐藥。結論:廣譜抗生素、免疫抑制劑和抗腫瘤藥物的廣泛應用,增加了真菌的感染機會,應加強真菌的耐藥性監測,以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關鍵詞] 念珠菌;藥敏試驗;耐藥性
Clinical Isolation and Drug Resistant Analysis of 435 Strain of Candidasp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ndida infection and their resistant to antifungal agents in our hospital recetly.Methods The 435 fungi isolated from the specimens were identified by VITEK32,then their drug sensitivity test to antifungal ag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vitro.Results Among 435 strain candida,the isolation rate of C.albicans was the bigbest,435 strain candida produced a vary degree resistance to 4 kinds of antifungal medicines.Conclusion Because of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broad antibiotic,immunity inhibitor and antitumorigenic drugs,the chance of fungus infection increases markedly.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mornitor of fungus drug resistance in order to guide clinical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antibiotics.
Key words:Candida;Drug sensitivity test;Drug resistance
近年來,隨著免疫抑制劑,介入性檢查治療手段的廣泛應用,腫瘤化療、器官移植的開展,使臨床深部真菌感染發病率逐年增高,尤其是念珠菌在住院患者的感染中最為常見[1],再加上為了有效控制多重耐藥性細菌引起的感染,大量新的、高效廣譜抗生素用于臨床,導致了由真菌引起的臨床感染日益增多,而抗真菌藥物的使用,又使真菌治療后的耐藥問題日漸突出[2~4]。因此開展真菌(尤其是念珠菌)的體外藥敏試驗,指導臨床醫生合理用藥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本研究分析了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臨床分離的435株念珠菌的檢出率、菌種分布及耐藥現狀,現報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株來源
取自本院住院感染患者的標本,包括血液、痰、尿液、傷口分泌物及糞便等。從這些標本中分離出435株念珠菌。
1.2 培養與鑒定
血液深部無菌標本采用BACT/ALERl20及其配套培養瓶,按操作規程進行培養;痰、糞便等有菌標本接種于沙保弱培養基,霉菌培養箱30 ℃培養48 h~72 h后,挑選新鮮純菌落,經涂片、革蘭染色鏡檢證實為酵母樣真菌后,采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生產的YITEK32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和專用鑒定卡YBC進行鑒定。
1.3 藥敏試驗
將分離的菌株用無菌生理鹽水配制2個麥氏濁度菌液,按ATBFUNGUS2藥敏試劑盒說明操作和判讀結果。4種抗真菌藥物是:5氟胞嘧啶、兩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質控菌株為C.albicansATCC90028。
1.4 數據處理
WHONET5藥敏統計軟件。
2 結果
2.1 菌株的構成及臨床標本的分布
在435株念珠菌分離鑒定結果中,白色念珠菌的檢出占首位238株(54.7%);其次是熱帶念珠菌70株(16.1%)等。在各類臨床標本念珠菌分離中痰標本檢出率最高,269份,占61.8%;其次是尿液62份,占14.3%,還有血液、糞便、各種分泌物等其他標本106份,占24.4%。見表1所示。表1 435株念珠菌鑒定及標本分布(略)
2.2 病房分布及年齡情況
從分析435株標本中發現念珠菌的分離在呼吸科病房最多,占24.6%;其次是ICU病房(9.4%)和血液病病房(6.4%)。住院患者中念珠菌分離60歲以上老年人占了48.9%。
2.3 藥敏試驗結果
435株念珠菌藥敏結果顯示,5氟胞嘧啶、兩性霉素B對念珠菌作用最強,敏感率分別為90.8%和94.7%,其次為氟康唑敏感率為43.5%,伊曲康唑最差,耐藥率達59.1%。見表2。表2 435株念珠菌藥敏試驗結果藥物名稱
3 討論
念珠菌為人體最常見的共生菌,常存在于人的口腔、上呼吸道、腸道、陰道及土壤與腐爛植物中,屬條件致病菌,當機體發生正常菌群失調或抵抗力降低時,引起機會感染。目前由于大量應用抗生素、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和抗腫瘤藥物及侵入性醫療操作等,使體內正常菌群的生態平衡遭破壞,增加了多重耐藥和真菌感染的機會,念珠菌感染也越來越多,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的醫院感染病原菌[4,5],因此其分布和藥敏試驗日益受到臨床重視。在檢出的435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占54.7%,其原因是白色念珠菌菌絲與芽管不易被吞噬,致病性強,容易引起感染,雖然白色念珠菌的檢出率仍占首位(54.7%),熱帶念珠菌占16.1%,與以前文獻報道[5]相近,但是其他念珠菌的檢出率亦占29.2%,而這些念珠菌主要分布在呼吸科、ICU病房、血液及老年患者中,說明在念珠菌引起的院內感染中,除白色念珠菌與熱帶念珠菌外,其他念珠菌也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從435株念球菌在臨床標本中的分布來看,痰的檢出率仍為最高(54.7%),其次是尿液(14.3%),再次就是糞便和血液,分別占7.6%和4.6%。造成呼吸道感染較為嚴重的原因可能是:廣泛使用廣譜抗生素,致使抗體抵抗力低下;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使易感人群增加;院內交叉感染;隨著呼吸機和支纖鏡等儀器普遍使用,也易引起念珠菌感染;再者特別是對老年患者和患有基礎病患者不僅要做及時治療,合理用藥,而且更要注重早期預防。隨著念球菌感染的增加及抗真菌藥物應用的日益增多,耐藥菌株的產生亦屢見報道,從我們的實驗結果來看,臨床常見念珠菌對兩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較敏感,敏感率分別為94.7%和90.8%。但由于兩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都對人體具有較大的毒副反應,因此,限制了該類藥物在臨床上的使用,探索與三唑類等藥物聯合使用,以減少用量,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很有必要。本研究顯示氟康唑的耐藥率高達38.6%,這與以往的報道[4~6]有所不同,應引起重視。因為近年來氟康唑由于具有高效、低毒、可口服又可靜脈用藥等優點,廣泛應用于臨床。可能由于臨床使用較多,使耐藥率在不斷上升,還需繼續研究。兩性霉素B的耐藥性最低,僅為1.2%,伊曲康唑的耐藥率達59.1%,與國內文獻報道[6]有一定差異。總之,為了降低院內真菌(尤其是念珠菌)的感染,我們應加強對環境微生物學的監測與消毒管理,注意無菌操作技術,盡量減少侵入性操作,大力提倡一次性醫療用品的使用,合理使用抗生素和院內念珠菌感染的早期確診非常重要,以延緩和防止真菌耐藥性的進一步發展。